查看原文
其他

浅尝《国富论》

Javage 无知少年的书房
2024-09-21

文字|无知少年
ID|Javage
字数|7.2






第一次看的译版是郭大力、王亚男翻译的版本。估计是翻译历史过早(1930年)的原因,实用语言过于久远,读起来特别拗口。故选择杨敬年的译版。


此文乃无知少年的经济学处女作,专业人士轻拍哈


由于首次涉猎该领域,文笔些许干瘪。随着该方面知识的沉淀,估计会丝滑些。


这边稍微吐槽下,经济学、会计学等学科,似乎总喜欢把人话刻意说得很拗口,好像越拗口就越显得高大上似的


反过来想,我的理解是翻译问题,使得无法通俗易懂地呈现给读者。又或许是严谨性问题,当对某些事物进行解释时,无法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合理的科学解释。是这样吗?……不懂。


闲言少表,书归正传。


聊起《国富论》就不得不聊它的作者——亚当·斯密。


是他造就了《国富论》,同时也是《国富论》成就了他。虽然他前期已出版诸多名著,如《道德情操论》等,但该书算是成就了他,被称之为“古典经济学之父”。


这边简要叙述下亚当·斯密的生平。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东岸的寇克卡迪,父亲是军事法庭的书记,在儿子出生前即已去世。


斯密于1737年14岁时入格拉斯哥大学,1740年转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学习六年。他抱怨“牛津大学很大一部分知名教授在很多年里都不上课”。但凭借他的好学,时常沉浸在图书馆,得以从英文和法文文献中获得广泛的知识。


1746年斯密回到寇克卡迪。


1748年他应邀去爱丁堡做一系列公开演讲,主要涉及修辞学和纯文学体系,名声大震。


1751年他被推举为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次年转为道德学教授,该教学分为四个部分,自然神学、伦理学、法学和经世之学(经济学)。


1759年他的《道德情操论》出版,为他树立了声望,1761年修订再版后,又于1767年、1774年、1781年及1790年多次出版。


1764年斯密辞去大学教授职务,担任年轻的巴克卢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公爵去法国旅行,为时约两年。


1765年到日内瓦,拜见了伏尔秦。


1766年2月到达巴黎,结识了许多哲学家以及弗朗索瓦·魁奈这位经济学重农学派的创立者。同年11月返回伦敦。


1767年春(该年詹姆斯·斯图尔特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斯密回到克科第,开始了约六年的研究工作,为著作《国富论》而努力。


1773年斯密准备返回伦款,以为马上就可大功告成,实际上几乎又花了三年,才完成《国富论》写作。


《国富论》于1776年5月出版。也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年。1778年、1784年、1786年和1789年不断再版。


1778年斯密被任命为海关专员,年薪600英镑,巴克卢公爵每年支付津贴300英镑,生活优裕。斯密晚年定居爱丁堡,和母亲及一个表兄在一起。此时他从事一些学术活动,以及两书的修订再版工作,偶尔去伦敦和格拉斯哥,他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斯密于1790年1月17日去世,享年67岁。临终指示他的遗嘱执行人将他的论文烧掉。葬于卡农门教堂墓地。


可惜的是,斯密终身未婚。



浅尝《国富论》


《国富论》出版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1776年),在英国工业革命以前,当时英国的手工制造业正在向大工业过渡,产业的发展还受着封建残余制度及流行的重商主义限制政策的束缚。


该书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清晰的描述,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对经济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书中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第一阶段:猎人的初期野蛮阶段。第二阶段:原始农业。第三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第四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


每个阶段都有与之需要相适应的制度。


例如,猎人阶段中的“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


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既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


紧接着,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工会确定的工资,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企业。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


由于人性是自私且利己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是依据人性原则而运行的,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推动社会价值最大化。


接下来,浅谈下无知少年对《国富论》的理解。


第一篇,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篇,劳动分工后,节俭促使资产增加。


第三篇,资产的增长,资本再投资,使得农业、制造业和对外贸易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下,应充分发挥“一只看不见的手”。


第五篇,财政学论文。



第一篇

猎人的初期野蛮生活,个体所需的产品,全凭个人劳动生产所得或者其他个体分享所得,导致产品无法满足个体所需,使得劳动生产率低下。


提高劳动生产率,除了提高个体劳动者生产量,还有就是劳动分工。


技术进步、各种机器的发明,甚至投资,都是由分工引起的,实际上只不过是分工的附属品。


分工的发展归因于市场的逐渐扩大,市场规模决定着分工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分工是经济进步的巨大原动力。


由于个人劳动的产品就只能满足于个人所需的很小一部分。若是个人所需产品已无法满足于劳动者自己。那么,劳动者所消耗掉的剩余产品,要么冗余,要么沉没。


说人话就是,张三种菜,自己的菜自己吃,吃不完剩下的,要么留着继续吃,要么放久了烂掉了。当他想吃肉的时候,怎么办?凉拌,还能怎么办,要么自己养牲畜,要么打猎。也就造成了生产率低下


劳动分工的妙处在于,劳动者可以将自己的劳动产品的所消耗后的剩余部分,拿去交换其他人的剩余部分。即「物物交换」,则每个劳动者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商人。往大的层面上看,社会本身及变成了商业社会。


说人话就是,张三自己的菜吃不完或者不想吃了,可以找隔壁养猪的老王,以菜换肉。劳动分工就是,你种菜,他养猪,这样你既可以吃菜也可以吃到肉,对方亦如此。生产率就提高了。这就是劳动分工的社会价值最大化


然而,物品之间不容易等价归类。也因此,出现了某种特定商品(牲畜)成为了「硬通货」,遂发展成了以贝壳充当「货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金属不仅易存储,而且可熔合后再造。


从劳动分工到货币。由货币来促进劳动分工,因为劳动分工是依存于物物交换的,也就是「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由于价值不一,无法可靠的衡量交换价值尺度。而货币的产生,就是用来等价交换价值的「价格」。


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实行交换的条件,即「价值」与「价格」。


说人话就是,蔬菜和猪肉价值不同,由于该价值与生产量有关,导致价值不定。那么货币就是个好东西,是个数字。可以尽量满足于商品的价值尺度。


斯密在书中提到,货币价格是随着货币存量的变化而波动的。同时,成为了对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以真实价格取代每种商品的货币价格。


简言之,就是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区的通货情况作对比。而斯密则选择了「劳动」来充当「价值标准」——劳动价格论。即生产成本决定商品价格。


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说人话就是,蔬菜产量越大,成本降低,价格便宜,反之亦然。而货币就只是个数字,是用来衡量价值的价格。


还有一点,愚以为,斯密会以「劳动」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尺度的原因是,当金属价值下降促使铸币数量减少将影响货币存量,反之亦然影响通胀,将无法衡量价值标准。


决定价值的是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力,价值量同耗费的劳动力成正比。商品的价值由这种商品所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来决定。即「劳动」的价值由工资来决定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劳动与劳动力是有区分的,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与用该商品所购买到的劳动并非等量劳动。


斯密宣称这现象(资本与劳动的交换)的原理仅适用于“初期的野蛮社会”。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劳动生产物不再全部归劳动者,除工资外,还要给资本家以利润,给地主以地租。这时,价值不再由劳动决定,而由地租、工资和利润三种收入构成。


在斯密看来,商品价值=生产费用=工资+地租+利润


然而与他前面提到的「劳动产品总价值」=「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似乎形成悖论


也因此,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掩盖了「利润」和「地租」的剥削本质。


愚以为,其实不然。当时的全部劳动产品属于劳动者。但当使用资本时,必须提供一些东西作为企业家(雇主)的利润,因此,工作的价值分为工资和利润。


对于雇主或资本家,其实同样付出了劳动力,只是该劳动力可以是脑力等衍生劳动力。同时,该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产品价值。因此,不存在剥削。


消费品的生产需要利用资本品,也就是各种生产工具和半成品。


资本进入生产是因为节俭,也就是因为暂时抑制消费所致。资本品所有者获得的收益并非自工人或消费者处掠得,而是资本家因为延迟消费而获得的酬劳。


对于价格(生产成本)来说,划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因此,它依存于工资率、利润率和地租率。


地租构成商品价格一部分的方式,是同工资和利润不同的。


工资和利润的高低是价格高低的原因;地租的高低则是价格高低的结果。


啥意思呢?


商品价格=工资+地租+利润,将特定商品送往市场所必须支付的工资和利润有高有低,所以它的价格有高有低。但正是由于价格有高有低,使得支付这些工资和利润的数量高低不等,才使得支付的地租或高或低,或根本没有。但是这里似乎忽略了,地租随着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并非完全是价格的结果,也可以是原因吧


第二篇

在原始社会下,没有劳动分工,很少进行交易,每个人都只为自己提供自己所需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积累资产。人们都竭力用自己的劳动去供应自己随时发生的需要,例如打猎等等。


当采用了劳动分工后,个人的劳动产品就只能供给自己随时需要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需要由他人劳动产品的供给。那么,个人就必须在某些地方积蓄各种存货,以备后需或物物交换。


因此,劳动分工后,使资产成为必不可少。同时,资产的积累能使同样的劳动,生产出更多的东西。


储蓄倾向是物质资本的真正创造者。


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每个浪费者似乎都是公众的敌人,每个节俭者似乎都是公众的恩人。


斯密这么阐述,我们比我们的祖先更为勤劳,因为如今可用于维持劳动的财富与可能用于维持懒惰的财富相比,比两三世纪以前要大得多。


我们的祖先之所以懒惰,是因为对勤劳没有足够的鼓励。俗话说,与其劳而无功,不如戏而无益。


资本因节俭或储蓄而增加,因浪费或行为不当而减少。


一个人从他的收入中节约的东西,都会增加他的资本。他可以自己使用资本来维持更多的生产性劳动者,也可以借给他人,来收取利息,即分享利润。


资本有四种用途,农业、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这四种用途都是互相依存的,每一种对其他三种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资本的作用有两个,①推动本国生产性劳动,②增加本国土地和劳动年产物的价值。


当然了,推动这些资本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性劳动者。


当其他用途已经饱和时,以至于不能全部用来供应本国消费、支持本国生产性劳动时,剩余资本会涌入贩运贸易,用来为其他国家履行相同的职责。这是国民财富增加的象征,而不是他的原因。


所以,对外贸易中所能运用的资本是最大的。农业不能提供足够的利润去吸引他所能吸收的资本。


第三篇

财富的自然增长是,将资本首先用于农业,然后用于制造业,最后用于对外贸易。


举例,农耕者需要工匠(制造农具者)的帮助,工匠住在一起形成了村落,他们的职业随着乡村的改良而扩张。


制造业的生产与扩张,当用途已在国内饱和之时,剩余产品将作为对外贸易,用以增收资本。


说到农业,来说说「佃农」。佃农和奴隶的不同之处在于,佃农拥有财产。


由于佃农享有土地的部分产物,所以在利益驱使下,要使全部产物尽可能的多,以使自己的所得部分尽可能的多。反之,奴隶除生活费用外什么也得不到,为了自己的安逸,在人性的驱使下,要使劳动产物在超过维持费用外尽可能的少。


读者们是不是联想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然而,由于欧洲政治原因(殖民等),财富的自然增长顺序出现了颠倒。


演变成,对外贸易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而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举例,城市从相对富裕的国家进口产成品和奢侈品,使用天然产物进行交换(英格兰的羊毛等天然产物,交换法兰西的葡萄酒等产成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成品的需求量加大,城市的交换物(存货、资产)不及,导致进口不佳,促使城市建立制造业。


城市的兴起,有利于乡村的振兴。原因是①城市为乡村产品提供了市场;②商人在乡村购买土地并予以改良。


第四篇

货币是价值的尺度。


财富的定义各种各样,可以是健康、人际、财产等。


若直接将财富等价于财产,财富以财产价值来衡量,则由货币而不是货物组成。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货币购买货物,会比从商人的角度看待货物购买货币更容易些。


简言之,货币容易与一切货物交换,而一切货物却无法同样的容易与货币交换。


在自由贸易体系下,不断地海外拓展、殖民。发现美洲新大陆,经由好望角发现东印度,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两个最大的和最重要的事件。


这些发现的主要效果是抬高了重商主义体系。这个体系的目的是通过贸易和制造业,而不是通过土地的改良与耕种,并通过城市的产业,而不是通过乡村的产业去使一个大国富起来。


由于这些发现,欧洲的商业城市不再是世界的一个小地区的制造业者和贩卖者。而是变成了美洲众多耕种者的制造业者,变成了亚洲、非洲、美洲的几乎所有国家的贩卖者,在某些方面也是制造业者。


重商主义体系的提出,使每个国家富起来的两大引擎是:鼓励出口和抑制进口。


消费是生产的唯一目的,只有在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去注意生产者的利益。然而,在重商主义体系下,工商业主要目的却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在抑制竞争性商品的进口时,消费者的利益显然受损。原因是消费者不得不被迫支付因垄断而太高的价格。


眼光向内看,咱们不也是有某些行业,为了帮助民企而不得不对竞争性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至于是利好还是利空。窃以为,得站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各有利弊,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开放市场。


斯密对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是:财富由金银组成,而金银只能通过贸易顺差输入到一个没有金银矿山的国家。


窃以为,若是限制国内自身能够生产的竞品进口货物。会造成利弊:


1、投资国内,用来维持国内产业。若能取得资本的利润哪怕是少些,那各人的资本就会尽量投在国内,尽量用来维持国内的产业。


2、投资维持国内产业的各个人,都必然会努力指导产业,使其生产物尽可能的价值最大化。


3、在现今全球贸易下,限制进口,绝对不是优选。会进一步阻碍国内产业链迭代。


唯有注意通过保持平衡且尽可能符合国内实际需求的贸易差额,方可平稳向好。


还有一点,不必担心为购买进口货物输出金银(当时货币流通以金银为主),会减少国内金银。恰恰相反,还往往会增加国内的金银量。


就好比,如果我们看见了一个农夫播种时期,散播高品质的谷物于土地的行为,或许会把它看作是一个狂人,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农夫。但如果我们在验证他收获期间的劳动成果时,我们就会发觉他的行为将是何等价值,究竟如何丰富的生产,收获才是他努力的目的。


上述的重商主义,对于重农主义同样适用。


在贸易自由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自身土地的剩余产物的价值。这些剩余产物的价值在不断增长后,会积累一定的积蓄。该积蓄会培养出自身所需的技工、制造业者和商人。


当出现限制进口(加征关税或禁止竞争性商品进口)时,将损害自身利益,或许出现两种情形:


1、提升了进口商品价格,降低了自身土地的剩余产物的真实价值(降低的原因是剩余产物或该价格购买这些竞争性进口商品,当你急需以自身某些资产换置他人资产时,你的资产将低于自身内在价值)。


2、提高商业和制造业的利润率。原因是,由于给予自身的技工、制造业者和商人在本地的垄断权,造成商业及制造业的利润率>农业利润率,从而阻止本该进入农业的资本却流向他方,则降低了农业资本。


在第四篇第二章中,出现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原文是(杨敬年译版):


但是每一个社会的年收人总是完全等于它的劳动的全部年产物的交换价值,或者说和这种交换价值就是一样东西。因此,由于每一个人力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劳动,并指引劳动产品具有最大的价值,所以他必然是在力图使社会的年收人尽可能大。诚然,一般说来,他无意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公共利益。他宁愿支持本国劳动而不支持外国劳动,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他指引这种劳动产品使它具有最大的价值,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得;在这种场合,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一个他无意追求的目的。虽然这并不是他有意要达到的目的,可是对社会来说并非不好。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常常能促进社会的利益,比有意这样去做更加有效。我从未听说过,自命为为了公共利益而从事贸易的人做过多少好事。的确,这种伪装在商人中并不普遍,所以不必去说劝阻他们的话。

我不知为何「一只看不见的手」仅在本书出现过一次,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愚以为,从人性出发,人天生是自私、利己的。自由主义市场就是依据人性原则放大而运行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作出购买与销售的决策。


于是,市场就根据供给与需求之间,发生价格波动。从而引导着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率的一方。


这样看来,自由市场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驱使着,推动消费者与生产者作出各自的决策,即通过分工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下,达到国富的目的。


第五篇算是财政学的论文。私密主要从历史角度论述了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和公债。有好多没看懂,直接跳过。


OK,浅尝《国富论》就此结束了。非科班出身,并且第一次接触经济学,经过输入与输出后,现在脑瓜疼……


读者们,拜拜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无知少年的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